矿业与钢铁行业中外人文交流国际智库建设暨 “中日企业海外软实力建设与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单位(作者): | 来源: | 更新时间:2025-07-04 | 点击数:


7月4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矿业与钢铁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主办、《外语教育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矿业与钢铁行业中外人文交流国际智库建设暨“中日企业海外软实力建设与发展“论坛在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圆满落幕。本次学术论坛汇聚了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院校的十位青年学者,围绕全球化语境下中日企业的文化传播力、品牌国际化和形象塑造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1752129699865102.jpg 


开幕式上,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子教授在致辞中强调,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企业软实力建设已成为塑造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此,本次论坛聚焦中日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与品牌传播挑战,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开展案例比较、提炼实践范式,探讨两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的文化冲突与治理路径。杨子院长表示,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机构,矿业与钢铁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新型智库的引领作用,重点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学术理论向产业实践的转化,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1752129785527163.jpg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外语教育研究》编辑部责任编辑邱丰女士在发言中强调,当前国际舆论环境下,企业海外形象研究兼具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与会学者的研究选题紧密契合时代需求,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学者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强烈的学术责任感。


1752129815430568.jpg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与会学者基于语言学、传播学及管理学等跨学科理论视角,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日企业海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李腾龙以“文化适配与符号重构:跨国品牌海外传播的多模态研究”为题,深入探讨了中日跨国品牌在海外市场传播中的多模态策略,分析其如何通过文本、视觉、听觉等多模态符号实现产品在当地市场的文化适应与形象重构。


1752129832612883.jpg

 

北京科技大学汪帅东以“叙事学视角下日本企业的海外品牌话语研究——以丰田“モノづくり”理念的跨文化传播为例”为题,立足叙事学理论,结合批评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探讨了丰田汽车如何通过“モノづくり”理念的品牌叙事构建文化软实力。


1752129846833466.jpg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武志博基于“技术创新能力-转化路径-海外软实力”的分析框架,揭示了日本工业自动化领域领军企业基恩士过技术创新提升国际标准话语权的具体路径,为科技密集型企业出海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模型。


1752129863431980.jpg

 

北京科技大学李正政从日本核污水事件引发的抵制、双重合规要求及数字化时代快速传播风险等危机背景与挑战切入,以雪印乳业质量危机、卡乐比麦片合规问题、优衣库新疆棉事件为例,阐述了日本企业在华经营遇危机时的应对策略及处置效果。


1752129879619927.jpg

 

清华大学范鹏运用话语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日语媒体对中国企业的报道方式及影响机制。他指出,分析日语媒体的报道内容,不仅能揭示中国企业在日本市场的舆论生态特征,还能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国际形象传播策略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752129892467358.jpg

 

南开大学刘玉珠以“基于日语媒体话语分析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传播策略”为题,运用跨文化传播与比较话语分析方法,系统解构了中日媒体对中国企业的报道范式差异。她指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媒体话语呈现出显著的框架偏差,这种认知鸿沟直接影响海外受众对中国企业的形象认知。


1752129908565072.jpg

 

北京邮电大学冯璇以滴滴出海的全球化实践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中国科技企业通过“本土化运营、品牌重塑、文化适应”三位一体战略,实现国际市场深度渗透的内在机制。她指出,滴滴在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市场成功构建“本地生活服务者”新身份的关键在于消费者导向的全球化战略的实施。


1752129925850371.jpg


北京科技大学黄润以“跨文化交际中的“仪式缺失”现象研究——基于中日企业商务礼仪摩擦的案例分析”为题,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围绕中日企业商务礼仪摩擦案例,分析了商务礼仪摩擦的成因及其破解路径。


1752129941424175.jpg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王佳怡以“美妆品牌全球化传播的多模态策略建构——以植村秀为例的实证研究与本土化启示”为题,探讨了植村秀独特的国际传播策略。她指出,植村秀的成功经验在于以匠人精神塑造品牌文化认同,依托全渠道营销构建闭环生态,运用多模态传播强化情感联结。


1752129958797337.jpg

 

中南民族大学常宇欣以“中日敬语体系差异对中国企业海外商务谈判软实力构建的制约与突破路径”为题,探讨了语言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的深层影响。她指出,日本纵向社会的层级化敬语编码与中国平等化称谓体系的冲突,容易导致中国企业在对日商务谈判中遭遇“文化折扣”。


1752129971781523.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景嘉伊在点评中高度评价与会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本届论坛呈现出以下特征:研究视角前瞻,紧扣全球治理变革;理论创新显著,突破跨文化研究范式;实践指导性强,提供企业国际化解决方案,并期待相关研究持续深化,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理论支撑。


1752129990284237.jpg

 

闭幕式上,论坛主持人汪帅东代表主办方作总结发言时指出,本届论坛的学术研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学术价值。与会学者立足全球治理前沿,选题兼具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指导性,充分彰显了中国青年学者在企业软实力研究领域的学术自觉与创新活力。他强调,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深化跨文化认知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创新国际传播策略与提升文化软实力,既能够增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构建能力,更能推动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从“规模优势”向“价值优势”的转型与跃升。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建设维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京ICP备:13030111号-1